【资料图】
上海专家成功助九旬老人摆脱“因痛失能”。上海四院供图
中新网上海6月14日电 (记者 陈静)年逾九旬的李老先生半个月前不慎跌倒,出现腰痛、活动受限。他在床上起不了身,连翻个身都很困难。多种检查均未发现明显损伤。
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简称:上海四院)疼痛科,医生细心询问病史并进行仔细查体后,给李老先生安排了磁共振检查,终于发现,老人第12节胸椎发生了压缩性骨折。
该院张欣医生介绍,压缩性骨折在老年人,尤其是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群中并不少见。这类人群往往因为骨量下降使得脊椎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这类损伤。压缩性骨折的发生并不需要很大的暴力,有时喷嚏、搬个花盆、晾晒衣被、旅途颠簸时,身体稍有发力不当,便可导致骨折。
据悉,李老先生发生骨折的椎体内骨小梁断裂、骨髓水肿、渗出、机械强度下降,这些综合致痛因素,造成了患者躯干一发力就会产生剧痛,使得机体处于“因痛失能”的状态。
该院专家在局部麻醉下给李老先生实施微创治疗。不到一个小时的手术中,通过两个几毫米的小针道,医生向损伤的脊椎骨内注入了骨水泥,使损伤的椎骨得到了强化。微创治疗后的当天夜里,李老先生便自己爬起来上厕所了。第二天早晨查房时,老先生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不需要人帮忙便能够自如地起身活动、下地走路,行动完全恢复了自由。
“骨质疏松症是无声的杀手,高龄人群患病率更高。周身骨痛、身高变矮、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三大主要症状,一旦发生很难逆转,因此早期诊断治疗十分重要。”上海四院疼痛科主任陈辉接受采访时介绍,李老先生的疼痛问题便是老年骨质疏松人群中颇具代表性的一类临床问题,也可称之为“痛性”骨质疏松症。陈辉说,这类患者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因痛失能”的机体残障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人照护负担。
作为疼痛领域专家,陈辉告诉记者,其所在科室针对老年“痛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不同致痛因素和不同病程阶段,探索开展一系列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如超声引导下的疼痛介入、神经调控、骨强化技术等,尽可能保障高龄老年人无痛、自由的幸福生活。(完)
X 关闭
2月7日,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
科技日报合肥2月8日电 (记者吴长锋)8日...
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
2月8日,当看到中国选手谷爱凌以漂亮的高...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佳星)记...
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赵鹏跃...
2月2日,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战备巡逻。刘...
“前方道路遭‘敌’破坏,车辆无法通过。...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